为使市民增强安全意识,熟悉掌握应对危险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避免参加大型活动因人员拥挤而发生踩踏,提高紧急疏散避险的能力,我一直在收集以下资料,用于大家交流学习。
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形
人群密集无序是发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多发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地方;更常见发生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致敬原作者】
若您已陷入人潮汹涌、进退维谷的人群当中时,为了避免发生或制止踩踏事故,人体麦克风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自救方法。
人体麦克风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当你意识到可能会发生踩踏危险或已发生了踩踏,要迅速与身边的人(前后左右的五六个人即可)做简单沟通,要求大家迅速协同行动,你先喊“一、二”(或one,two),然后和周围人一起大声喊“后退”(或“goback”),如此有节奏地反复呼喊。
在核心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呼喊节奏之后,呼喊者要示意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呼喊,以此把呼喊声一直传递到拥挤人群的最外围。
如果你是身处拥挤人群最外围的人,当你听到人群中传出有节奏的呼喊声(“后退”)时,你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发生踩踏事故的警示信号。
此时你要立即向外撤离,并尽量让你周围的人也向外撤离,同时尽量劝阻其他人进入人群。
即便你有亲属甚至孩子在人群中,在听到“后退”的呼喊声后,也不要冲向人群进行寻亲或施救。你应该意识到后退疏散是此时最明智的救助亲人的方式。
人体麦克风法是前几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所采用的一种在人群中传播信息的简易方法。根据警方的规定,占领者不能使用麦克风,因为他们的露营未经批准。警方本来是想让抗议者难以讨论,但没想到占领者弄出了更大的声响——他们发明了“人体麦克风” (people's mic)。
这种人体麦克风的工作过程很简单:一个人在小圈子里讲话,他每讲短促的一句,围拢的人就集体重复这句话。
有记载死亡千人的踩踏事故包括:
1941年6月6日由于日军空袭造成恐慌,上千名重庆市民在涌入防空洞时因踩踏丧生。
1990年7月2日,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人群在通过一个地下通道时发生踩踏,1462人丧生。
2005年8月31日,参加宗教活动的人群在通过伊拉克一座大桥时,恐怖袭击的传言导致人群失控,约1000人死亡。
拥挤的人群有多大的能量?
如果你被汹涌的人潮挤在一个不可压缩的物体上,比如一面砖墙、地面或者一群倒下的人身上,背后七八个人的推挤产生的压力就可能达到一吨以上。【简简一般对这样没有来源的数据都是心里存疑,但是不敢说,也不敢问】
实际上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大多并不是真的死于踩踏,他们的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人的胸腔被挤压的没有空间扩张。在最极端的踩踏事故中,人在遇难时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急救手段显得爱莫能助,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互救也几乎不可能。
2013年2月10日发生在印度阿拉巴德(Allahabad)踩踏事故的遇难者,丈夫想要保护妻子,但根本无力阻挡人群的力量。这起事件造成36人身亡。图片来自(AP PHOT/Kevin Frayer)🔽
下图是虽然不是损失最大,但是最有影响力的踩踏事件之一,1989年4月15日的英国希尔斯堡球场惨案,96人被活活挤死。
2015年9月24日,在沙特阿拉伯圣城麦加进行的每年一度的朝觐活动期间,发生人踩人事件,沙特民防局表示,至少717人死亡,805人受伤,死伤者中包括不同国籍人士。据中国媒体报道遇难者人数已经升至863人。而据伊朗媒体报道,遇难人数至少在1300人,超过2000人受伤。这是麦加25年来发生的最严重踩踏事故🔽。
2014年9月26日下午,昆明明通小学宿舍楼有同学嬉闹,导致一块棉垫翻倒,压倒一些小的学生,由此引发惊慌踩踏,6人死亡、26人受伤。
2010年3月22日,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附小组织学生扫雪时,一名学生不慎摔倒,致身后学生拥挤踩踏,一名女生死亡。
2009年11月3日,衡阳常宁西江小学在准备做课间操时,由于人多拥挤,下楼时发生踩踏,6人受伤。
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一名学生在人群中系鞋带,引发拥挤踩踏,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小学停电,一名学生恶作剧地喊叫,造成学生在楼梯间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
2005年10月14日中午,四川营山县云凤实验学校小学部,因为下雨,楼梯间打滑,放学时学生摔倒引发踩踏,11名学生受伤。
2015年1月1日本该是喜迎新年的一天,却被突如其来的黑色新闻打断了这个节日的美好。上海外滩陈毅广场跨年夜发生踩踏事件,死亡36人,伤47人。
踩踏,其实是个离我们不太遥远的灾难,我们几乎每天都不可避免会身处在可能发生踩踏事故的环境中。如学校、地铁站、商场、公园、广场,都是踩踏事件的高危地。尤其人群密集的4号线和高峰期的高新园地铁站。
从多个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规律,当一个较大的动态人流突然被意外事件阻断,就有很大概率发生踩踏。如果你不幸身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活下来。
在这样拥挤行进的队伍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人群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发生拥挤踩踏现象。
踩踏事故如何预防
首先要时刻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除此之外,还要事前熟悉所辖区域的安全交通管制和所有的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同时要保障安全出口处的畅通无阻。如果是与家人一起出行,请务必做好应急预案,如一旦走失如何聚集、在哪见面,长者幼儿随行,遇事向谁求助、联系电话、向哪疏散、在哪儿等……
提醒大家一定要绿色出行!
大家一定要注意出行安全!
长者妇幼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如遇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呼救!
⚠️携家人出行一定要做好应急方案!
在节假日人群密集场所勿带贵重物品!
有困难,找义工!
我们就是您身边无处不在的深圳志愿者!
现场服务的志愿者有权利和义务组织安排在场人员有序疏散。志愿者在指挥过程中,应尽量及时联系外援求助。
10月1日交警部门将开设紧急救援服务热线83333333,随时受理市民因突发情况急需通过核心区域的紧急求助。
踩踏事件中的逃生方法
大家在行进中,若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以避开人群。
另外,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应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但要远离店铺和柜台的玻璃窗。
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护胸腔,亦有三种以上姿势,请根据现场情况选择】
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部。
【倒地保护自姿势有多种,请根据现场情况选择】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注意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踩踏事件,重在事前预防、事中干预。
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抵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当有人跌倒的时候,周围看到的人们的第一反应至关重要。如果知情人能迅速反应,有组织地维持现场秩序并告知他人,可能就不会造成严重的踩踏事故。
以下图文来自香港陈恒生先生分享,致谢!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无论系购物中心、大型庆祝活动或者游行,都要留意人生安全,以及有可能发生的踩踏危机!
* 以下系人群中遇上推撞慨应变 *
要安心又安全地参与大型群众聚集慨活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有以下几点建议:
1. 若在前行中开始感到被推撞,不要尝试对抗阻力或加快脚步,这样可能会令自己跌倒而被压住。 如在前行中被推前,应保持镇定,顺着前方斜角方向继续前进,至出口处离开
2. 如果被推撞,用手保护自己慨头和胸部,动作就像打拳一样,这样能保护最易受力而致命慨部位,步行时要踏实稳步。
3. 如跌倒在地上,把身体卷成球状般,这样能保护最易受力而致命慨部位,可以时便尽快站起来。
4. 到达活动场地后,先留意不同出口慨位置。
5. 另外,如看见可疑滋事者或有意施袭者,立即报警和通知在场慨保安人员。
* 人群踩踏事故慨最致命点:窒息 *
当人被踩踏时会导致创伤,但原来人群踩踏事件慨最常见死因并非因为外创造成,而是由窒息引致慨死亡。 当人被踩踏时,胸部会受重压而不能扩张吸气,导致窒息而死亡。 当6至7人推向同一方向时,能制造出高达1千磅的压力,无论是来自单一方向或四方八面慨人流,这种足以弯曲钢制栏杆慨力量都可致命。
人多的地方防踩踏,谨记六字保安全:一躲二逃三护四抱五喊六缩:
【躲】坚固物体来庇护
【逃】顺着人流蛮斜移
【护】肘贴双肋护胸前
【抱】虎口相握脚相抵
【喊】后退口令齐声喊
【缩】肘膝贴近护颈耳
小娃🧒小娃睡不着,学习急救乐哈哈;
螃蟹🦀️螃蟹举爪爪,之型逃生横着爬;
小虾🦐小虾蜷成球,倒地求生全靠它;
人体🎤人体麦克风,就是简式防踩踏。
关注公共安全,从预防开始!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何防踩踏?
欢迎各位专家提出不同意见与建议。
以上,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学习预防踩踏的素材,由于是手机编录,排版可能不便您阅读,敬请谅解!
以上图片文字部分来源自网络,原作者不详
感谢香港陈恒生先生提供踩踏事件的图文素材
部分文字部分摘自:刘太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